
有糖尿病的朋友們或家裡有糖尿病的,因為常常自己檢查血糖而發現一些很詭異的現象。
比如說,前一餐明明吃的非常清淡,可是血糖卻升的非常高;或前一餐明明糖分非常高,可是驗出來的血糖卻是正常/很低。
血糖高不是因為攝取太多糖分而造成的嗎?為什麼有時候反而會terbalik的?
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肝臟在作怪!
肝臟有藏糖的功能。
我們平常進食的時候,食物中的糖分會被消化系統分解吸收,然後分配身體各個部分來補充能量,以進行日常活動。
活動量越大,所需要的糖分就越多。反之,活動量越少,所需糖分就越少。
我們每一天攝取那麼多糖分,並不會每一天都完全消耗完的。那麼剩下的糖分都去了哪裡呢?就在肝。
在消化系統把所吸收的糖分分配到身體各部分之後,所剩餘的糖分都是收在肝臟這個“倉庫”裡,以備不時之需。
什麼時候是不時之需?相信大家都有經歷過忙到廢寢忘食吧?當身體因為活動量大,或者所分配的糖分用完了,卻來不及進食來補充糖分的時候,這時候就要開糧倉來救急了。
肝臟會把所儲存的糖分釋放出來供給身體所需的部位。
現在我們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情況。
為什麼所攝取的糖分非常低的時候,檢測出來的血糖反而會高呢?這是因為消化系統發現今天的糖分攝取量太低了,不夠分配糖分給身體各部位,所謂倉門大開,把肝臟的糖分釋放出來,所以檢測出來的血糖就會高了。
那麼為什麼社區的糖分多,有時候檢測出來反而會比較低呢?
其實就可能剛好肝臟這個倉庫剛好沒有庫存了,就趁機補倉,造成檢測出來的結果反而不會高,甚至可能會更低呢!